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

Bourdieu 資本的形式 摘要

〈資本的形式〉摘要 [1]

1986 “The forms of capital”. In J. Richardson (Ed.)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(New York, Greenwood), 241-258.

資本是累積的勞動(就其物質化(materialized)的形式而言,或者說就其「具體化」(‘incorporated’)、身體化(embodied)的形式而言);當施為者或一群施為者在私人的(也就是獨占的)基礎上對資本加以運用時,他們就能夠以物化的(reified)或生動的(living)形式,來運用社會能量。

資本──就其客觀化(objectified)或身體化的形式而言──需要時間累積,而且因為它具備了產生利潤的潛能,或者以同樣或延伸的形式自我再生產的潛能,資本有著持續存在的傾向;而且,由於資本是銘刻在事物客觀性當中的力量,因此不是所有可能性或不可能性都有同樣的發生機率 [2]。此外,不同類型或次類型的資本在特定時間點的分布結構,再現了社會世界的內在結構;後者是一系列的條件限制,銘刻於該社會世界的實在本身,而這些條件限制持久地控管著社會世界的運作,並且決定了實作成功的機會。

文化資本

文化資本有三種可能的存在形式:身體化狀態,表現為心靈與身體的長期習性;客觀化狀態,表現為文化商品(畫作、書籍、字典、工具、器械……等等),這些都記錄或體現了種種理論觀點、問題意識的理論或批評;還有制度化狀態,這是一種必須獨立出來的客觀化形式,因為(如同我們在學歷的討論中可以看到的)制度化將那些原本應該由文化資本加以保證的整套原始性質,反過來加在文化資本上。

[文化資本概念源起:不同階級兒童的教育成就分析]

身體化狀態

文化資本在身體化狀態的積累,也就是透過所謂文化、教化(cultivation)、教養(Bildung)[3] 形式的積累,預設了一套身體化、具體化的過程,而因為這樣的過程意味著心靈灌輸和同化作用,所以需要花費時間,而且投資者必須親自投入這些時間。

[要習得文化資本,個人必須付出代價、投入時間心力、並做出必要的犧牲]

[測量文化資本最逼近精確的方式,就是文化資本習得過程的時間長短]

[文化資本可以在無意識中習得]

[習得文化資本的早期條件將留下印記,例如口音,階級或地區特徵]

[文化資本具有高度個人性,但又以最隱諱的方式繼承性地傳遞著]

由於傳遞與習得文化資本的社會條件,偽裝得比經濟資本更好,因此文化資本傾向於發揮象徵資本的功能;亦即,人們不會辨識、承認(recognize)其為資本,而會辨識、承認其為正當的能力(legitimate competence),或者說是受到認可(/誤認)的權威。[舉婚姻市場為例]

[差異的象徵邏輯,使得大量文化資本的持有者能夠額外獲取物質與象徵上的收益,尤其是根據他在文化資本分布當中所處的位置,而取得的稀有文化能力]

[因此,勞工並沒有足夠的經濟或文化手段,給予孩子們超越勞工階級再生產要求的教育]

施為者與他在客觀條件下能夠運用的資源之間的關係,以及由此衍生的、他與這些資源所生產的收益之間的關係,是透過他與其他競爭著同樣資財的資本持有者,兩者之間(客觀或者/以及主觀)的競爭關係作為中介的;而在這樣的關係當中,稀有性(及其社會價值)就產生了。場域的結構,即資本的不平等分布,使資本產生了特定的效應;這樣的效應表現為收益的運用,以及針對最適於資本[4] 及其再生產的場域,強行制定其運作法則的權力。

[以家庭為中介的文化資本傳遞機制,最隱晦也最有效]

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,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之間的聯結,要透過資本取得所需時間的中介才能建立起來。[5] [習得文化資本的多寡,取決於投注多少時間:(1)多早開始習得文化資本(2)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支持多久的''閒暇時間''以獲取文化資本]

客觀化狀態

就文化資本的客觀化狀態而言,它有幾個特質必須放在與文化資本之身體化形式的關係當中,才能加以定義。在物質與媒介當中客觀化了的文化資本,例如著作、繪畫、歷史遺產、工具等等……

對文化資財(cultural goods)的運用,可以是物質性的──以經濟資本為前提──也可以是象徵性的──以文化資本 [6]為前提──。……要擁有機器,人們只要擁有經濟資本就可以了;但是要運用這些機器,而且要依照機器的特定目的(由在機器當中具體化了(embodied)的文化資本──不管是科學性的或是技術性的──加以定義)來使用他們,人們就必須要有取得身體化文化資本的管道,不管是他自己所擁有,或是就近取得。這無疑正是管理階層(經理人員與工程師)曖昧地位的基礎。[經理人員與工程師(在經濟的角度上)並不是機器的所有人,而他們將藉著文化資本而得以實現的服務和產品出賣,以獲取利益,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屬於被統治階級;然而如果我們強調他們透過使用特定資本形式的使用來獲取利益,那麼他們就屬於統治階級。]

文化資本的客觀化狀態,在外觀上呈現為十足自主的、內在一致的領域;儘管它是歷史行動的產物,但卻擁有自己的法則。這樣的法則超越了個人的意志,而且正因為如此──就像我們在語言這個例子當中清楚看到的──,文化資本的客觀化狀態無法化約成每個施為者、乃至所有施為者的加總所能運用的事物(亦即,無法化約成每個施為者、或所有施為者加總起來的身體化文化資本)。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,客觀化的文化資本,只有在施為者把它當作鬥爭的武器和競逐標的,來加以運用、施行、並且投資時,它們才在象徵意義上和物質意義上成為可供使用的、有效的資本。這樣的鬥爭發生在各種文化生產的場域當中(文藝場域、科學場域等等);更有甚者,鬥爭也發生在不同社會階級所組成的場域當中──其中,施為者展現實力、獲取利潤,其利潤與他們對運用客觀化資本的熟練度成正比,換言之與其身體化的資本成正比。



[1] 因目前引的是網路上下載的資料,所以沒有頁數;必須將紙本借來比對。──譯註

[2] 最後一句是要與轉盤遊戲對照;對後者而言,所有結果都有同等的機率發生。──譯註

[3] 德文。──譯註

[4] 應指特定場域所對應的特定資本,即特定場域當中權力運用的特定正當形式。──譯註

[5] 可以從這邊聯想,不同資本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。──譯註

[6] 在此特指身體化狀態下的文化資本。──譯註



轉譯

經濟資本可以衍生出不同類型的資本,然而在轉換上多少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做為代價;為了生產出能夠在相關場域中有效運作的權力類型,這樣的努力是必要的。

社會交換的前提條件是誤認,也就是某種形式的信賴或矇蔽──具有自我欺騙的意涵──;而社會交換最核心的曖昧之處,就在於它預設了更隱晦的時間經濟。

[積累的資本+轉換所需資本=總投入的勞動時間]

[在社會交換中耗費的資本,最終會轉換回金錢或其他形式的收益]

[仁:那麼,經濟資本與資訊資本應當如何轉換?考慮到資訊資本與文化資本的高度可轉譯性,資訊資本的取得似乎也意味著"閒暇"]

[再生產資本的策略,是透過轉譯耗損最小的方式進行的]

[資本轉譯的]耗損率與隱蔽程度有成反比的傾向。

0 意見: